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办单位: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湖北省炎帝神农故里基金会
首页两会介绍工作动态文化交流炎黄论坛荆风楚韵春秋博览基金募集
< >
  •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新景区
  • 随州大洪山大慈恩寺金顶
  • 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研究会召开
  • 马敏会长在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研讨会上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炎黄文化简讯第133期

作者:admin     阅览次数:1783      发布时间:2013-08-12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珞珈山宾馆召开
     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儒学分会共同主办,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7月20日在武汉珞珈山宾馆举行。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丁凤英发表了书面讲话,常务副会长王正强、副会长兼秘书长石山出席会议。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壮海代表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致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代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致词。开幕式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主持。武汉大学沈壮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俭,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儒学分会副会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亚文分别主持了大会发言。
    来自教育部、复旦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成都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中国社科院、省社科院、省社科联、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三峡大学、美国东伊利诺伊斯大学等单位的8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7篇。
    丁凤英在书面讲话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说,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丰富深刻,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讨课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学分会研究活动成果丰硕,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也希望与会同志对我会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她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表现形式和载体也非常丰富,都体现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宝贵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这样值得弘扬的基本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和传承。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思想道德建设也取得可喜成绩。同时,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也对社会文化和道德产生某些负面影响,道德伦理失范和诚信缺失等问题严重存在,思想道德建设仍面临巨大挑战。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
    她强调,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体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构建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以确保社会道德底线的确定不移。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成就,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持。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黄钊,省社科联原副主席张武,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唐明邦,省社科院研究员荣开明,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罗炽,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韩东屏,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静云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复旦大学社科部主任、教授、博导高国希等13位同志作了大会专题发言。在自由讨论互动的环节,有5位专家学者回答了大家关心的学术问题,如:如何看待权利与人格,如何发挥公共知识分子作用,思想教育进头脑是否有磁共振、持续性如何,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融合性等。激发了大家兴趣,把研讨会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现实价值和意义,在当代思想道德建设中、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德育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的道德教化历程,构建当代我国社会道德共同体,先进文化建设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与发展问题等。会议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与会者普遍认为,我国有关传统道德的遗产十分丰富,其中主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厚德载物”的宽容观,“泛爱大众”的博爱观,“以义制利”的义利观,“子孝父慈”的孝慈观,“朋友有信”的诚信观,“尚中贵和”的中和观,“勤劳俭朴”的勤俭观,“持守节气”的气节观,“成仁取义”的献生观,等等,都是传承千古的优秀道德成果。这些既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又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人文观念。不仅在古代德育建设中有其重大价值,而且到了今天也仍然具有其现实价值。我们要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认真总结,借鉴传统的德育成果,以便推进当代思想文化建设,为中华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与会者认为,当前,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我们确实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困境。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也正处在社会转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担当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和奇迹般的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出现了许多道德失范和消极丑陋的现象。一些领域或地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贪腐之风屡禁不止等。这些都严重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切实地加以解决。当然,解决道德失范和消极丑陋现象的路径和举措是多方面的,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传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和国学经典遗产,在当今思想道德建设中,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优秀精华,从品德涵养、操守砥砺、修身养性等方面给予精神熏陶和文化给养。无疑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和措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倪素香在作会议总结时,概括了这次会议特点,即:“三个结合”、“三个高”、“三个新”。“三个结合”:从与会学者来看,是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结合。从研究主题看,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从研究形式看,是中与外的结合;“三个高”:层次高,省炎黄文化领导和校领导的支持。质量高,大会发言和会议论文都呈现出很高水平。热情高,大家踊跃参会;“三个新”:观念新,老中青三代学者都有精彩的贡献。视角新,从全球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心里学、脑科学等角度研究。面孔新,有许多年青学者的加入,传统文化研究后继有人。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认真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精神
    2013年7月23日上午,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学习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精神,并开展了热烈讨论。学习会上,大家先后学习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李鸿忠同志在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湖北日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等文件、文章,并结合实际,畅谈体会。
    大家认为:中共中央部署的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针对性很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起新中国就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我们党长期执政中,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的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确定要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非常正确,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动真碰硬改进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重点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此党中央作出了表率,中央政治局连续6个半天进行学习,带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全党做出了榜样,使我们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的有关文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当好清醒之人、明白之人、局中之人,为党风彻底好转作出贡献。
     大家表示,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性,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要敬业爱岗,努力做好社团工作,尽心尽力为会员搞好服务,为弘扬炎帝神农优秀文化作出贡献。

TOP
返回

上一篇:首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
下一篇:炎黄文化简讯第132期

栏目导航

  • 工作动态

热门信息排行

  • 1 我会认真传达贯彻中华...
  • 1 炎帝神农与耕读文化...
  • 1 我省召开炎帝神农与耕...
  • 1 国宝之乡
  • 1 会议通知
  • 1 五邑梨园多弟子(—)...
  • 1 陈非侬的戏剧人生
  • 1 剖腹明志的续范亭
  • 1 钱学森的三次激动
  • 1 他把爱倾注在现代陶瓷...

热门图文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027-8723043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1号 海山金谷1305室   邮编:430071

公司网址:http://www.chinayh.com/

版权所有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2024078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