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文化分会召开会长
4月27日,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谱牒文化分会在汉川召开会长会,会议就举办中华大族谱文化第三届国际交流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正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说,谱牒文化很重要,它与国史、方志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为进一步加强对谱牒文化分会工作的领导,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会议决定,增补邓世鸿同志为谱牒文化分会副会长(执行会长)。邓世鸿同志热爱谱牒文化,而且也有经济实力和条件,希望大家支持他的工作,也希望邓世鸿同志把谱牒文化分会的工作担当起来,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把谱牒文化分会的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谱牒文化分会成立以来,在发展团体会员、指导有关姓氏修谱、举办晒谱节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姓氏的修谱工作搞得比较好,比如邹氏、方氏,他们工作起步早,抓得紧,指导思想明确,所编修的族谱已出版发行。有的姓氏的修谱工作相对而言,进展要慢一些。希望今后要召开一些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一些好的经验工作,把族谱工作向前推进一步。同时,要加强对谱牒文化的学术研讨工作,把谱牒文化的研究水平再提高一步。
对举办中华大族谱文化第三届国际交流会,他说,丁凤英会长已与黄秉聪先生在电话里交换了意见。她同意由我会与中华大族谱协会联合举办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对谱牒分会提出的方案,他说,要进一步修改、细化和完善,把大家讲的一些好的意见吸取进来。本着“小规模、高层次、大影响”的原则,会议的目的和指导思想还要进一步明确,会议的主题要体现谱牒文化的学术性,不能纯技术性。与会人员的收费标准,要实事求是,不要收得过高,更不能从中谋利。会议规模最好能控制在150人左右。在会上,要安排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邹氏族谱的编修工作搞得比较好,可安排他们在会上作交流发言。要抓紧起草方案,方案拟定后,一方面要与黄秉聪先生沟通,另一方面我们要上报省文化厅、民政厅审批。
会议商定近期再召开一次会长会议,对方案进行最后敲定。
王正强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举办炎黄文化讲座的问题
5月3日上午,王正强常务副会长主持召开理事中的部分专家教授参加的座谈会,就举办炎黄文化讲座的问题听取大家的意见。座谈中,大家一致赞同举办炎黄文化讲座。认为,举办炎黄文化讲座,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有益探索,是让炎黄文化走进基层,走向民间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对发挥研究会的优势,推动炎黄文化的普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这也是研究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逐步把“讲座”打造成研究会的一个品牌。在座谈中,大家就举办讲座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讲座的目的。举办炎黄文化讲座,旨在促进炎黄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炎黄文化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扩大炎黄文化的影响力;引导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五个湖北”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于讲座的主题和内容。讲座以传承弘扬炎黄文化,服务“五个湖北”建设为宗旨,以炎帝神农文化,儒释道文化,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军旅文化、道德文化,以及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为主要内容。
关于讲座的组织。成立炎黄文化讲师团。讲师团成员,以本会理事中的专家教授为主,根据需要,也可以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讲师团领导,由学术研究委员会负责人担任。讲师团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讲座的专题设置,承担讲座任务。设立专题讲座题库。讲师团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和方向,自拟自报若干专题,由研究会办公室汇总后分类存档。受众的选择。一是将拟定的讲座专题和主讲人的情况,发到《炎黄》网上,供社会选择,并接受有关单位的邀请组织讲座。二是主动联系有关单位组织讲座。三是与有关单位(如省图书馆)联合举办大众化的讲座。每年组织5-6次专题讲座。对主讲人,由有关方面给予适当的报酬。
具体的组织联系工作,由研究会办公室负责。
联系电话:027-8723043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1号 海山金谷1305室 邮编:430071
版权所有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2024078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