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文明史,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实厚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焕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美好社会的思想,作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2500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几千年来惠及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天人合一”是一种十分宏观的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哲学理论,它在我国古代各种理论形态中有着特有的内涵。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深入发掘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对保护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是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宝贵的思想资源。今天,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将有利于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发扬其中的优秀思想文化,进而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有着宏深的生态智慧,在思想上历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把热爱土地和保护自然融入传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
中国古人不仅主张“仁民”,而且还要“爱物”;不仅“泛爱众”,而且还要“泛爱物”。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孔子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以“天命”建立了人间尊卑礼法;孟子认为“天人相通”,人要以仁义道德来约束自己,以求天人合德;董仲舒认为“天人相类”,天人之间具有微妙的相互感应关系,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明理学则将“天人一体”变成了心性之学,使天成为人间道德规范的终极根源。关于“仁民爱物”的思想,宋明时期的思想家说得更明白。张载认为,“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船山对张载的思想解释说,“人皆天地之生”,不能不以天地为父母,故要“体天地而仁民爱物”,具体是说,对于“民”,因是“吾同胞”,故“必友爱”;对于“物”,因“与之交”,故“必信睦”。因而,王船山明确地提出,“于民必仁,于物必爱”。概言之,儒家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根源于此。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主张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又要“交相胜,还相用”,看到人的有限性,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儒家与道家一样,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人道,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则侧重于天道,但“和”却是其共同的内涵。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恰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和而不同”、“和为贵”,既包括社会人事也包括宇宙万物。这就是我国古代的基本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生态哲学原则。后来儒家还不断提出十分有价值的“乾父坤母”、“民胞物与”等生态思想。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宁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老子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在第一,天地由道而生,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庄子·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
道家的“道法自然”的理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彻底的深层生态学思想。这一思想,几千年来惠及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道法自然”是道家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心当顺应、效法自然,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庄子认为“回归自然,人兽相安”才是“至德之世”。强调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可以说,道家思想成为人类古代彻底而完备的生态哲学与美学理论的可贵财富。道家生态哲学和美学思想十分丰富,其主要体现为:“道法自然”之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理论;“道为天下母”之宇宙万物诞育根源理论;“万物齐一”之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关系理论;“天倪”论之生物环链思想;“心斋”与“坐忘”之古典生态现象学思想;“至德之世”之古典生态社会理想等。当然,道家生态智慧作为古典形态的理论,其当代运用还需结合现实进行必要的改造。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宗。禅宗所体现出的东土大乘佛教精神完全是中国式的,它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义的吸收,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同,无不反映出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是以消除“分别心”是佛家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在生态问题上,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到的“色心(物质与精神)不二”、“正依(生命主体与国土环境)不二”、“理事(本体本原与现象)圆融”、“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等论断中,就蕴含着相当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中既蕴含宇宙万物统一的思想,又含有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彼此平等、依存和互相会通、和谐的思想。佛教的这种思想在全民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显得十分可贵,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中国还有许多古籍如《孟子》《荀子》《管子》《礼记》《吕氏春秋》中,都阐述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的意义。在古籍《六韬·虎韬》的“神农之禁”中说:“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谨修地利,以成万物。”荀子也把维护生态平衡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起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在这种生态意识的影响下,我国自周朝起几乎历代都制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制度和法令。尽管古代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思想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是一种朴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但是对维护自然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21世纪人类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其文化理念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合关系,无不表现着深刻睿智的生态文明,无不浸润着天地人文的和谐美感。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它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来说,笔者以为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2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3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4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同国家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
生态文明也叫绿色文明,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和行动指南。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要承认自然本身具有的价值,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并不是人类赋予的,而是内在的秉赋。不论是风景如画的九寨沟,还是美丽生动的西湖,它决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物,它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带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带给人一种理性的思考,带给人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人与自然这样一种灵性互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也就是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论题,应从以下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1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
2立足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着眼长远,健全和完善城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保证公共绿地面积,重视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要着力改变农村传统聚居的习俗,通过规划设计加快农民新村建设。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形成自己农家小院的风格和韵味,把房屋镶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使农民新村向“道路整洁、造型新颖、独具特色、功能齐全、生态协调”的现代生态村镇的目标迈进。
3加强生态管理,切实营造相应的人文生态环境。生态管理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由非主流状态转变为主流文化,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要强化地方相关法规建设与执行的力度,营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法制的人文生态环境,用外在的力量转变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二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报纸专刊或电视台推出系列专题片等方式宣传;三要树立典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四要完善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功能,使下一代从小就明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4构建生态文化,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生态文化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旨在保护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文化,这就要重建人们的生态观念、行为习惯方式和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追求生态GDP。生态GDP必须把人的身心健康、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负产值等都考虑进去,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这样既有益于人与社会的健康、持久发展,又有益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5发展生态经济,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是一种融合了现代文明、渗透了生态文化和生态理念的经济,是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的经济。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循环经济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所研究员)
联系电话:027-8723043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1号 海山金谷1305室 邮编:430071
版权所有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05018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