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精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鲁谆
■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早在1993年就举办过“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从2009年开始,随州每年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炎帝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寻根在当今有哪些现实意义,并带来哪些辐射效应?5月28日,本报记者电话连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鲁谆。
记者: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鲁谆:一年一度在随州举办寻根节,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领会、弘扬炎帝文化精髓。我以为,炎帝文化的精髓,概括起来,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
生活在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炎帝带领先民建立的伟大功德,表明炎帝为了造福人民,既勇于首创,体现了“自强不息”;又胸怀博大,体现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概括。
记者:在当今时代,研究炎帝文化有何现实意义?
鲁谆:当今时代是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与炎帝所处的原始农耕时代相比,无疑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为了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也是全世界华人的梦。要圆中国梦,就必须把这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对随州有哪些辐射效应?
鲁谆:闻名遐迩的炎帝神农故里和编钟之乡,是随州人民引以自豪的两大历史文化财富和资源。近年来,随州市政府和广大人民,不仅精心保护这些文化遗迹,还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提供了参加拜祖大典的宽阔场所和优美环境。这也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希望并且相信,炎帝文化在随州一定会越来越深入人心,全市人民将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成为炎帝文化精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模范践行者,从而把随州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联系电话:027-8723043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1号 海山金谷1305室 邮编:430071
版权所有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2024078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