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15日,由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帝神农文化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员培训班”在孝感动天文化中心举办。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喻立平出席开班式并全程参与培训活动。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左亚文,省炎帝神农文化基金会理事长傅高潮,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胡秋春,省炎黄文化研究服务中心主任吴强,鄂州市华容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云桥,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常委书记徐维峰,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常委书记姜云新先后参加培训班并讲话。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外联部主任陈书剑、孝感动天文化中心董事长周进明参加并主持相关活动。
喻立平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举办本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员培训班,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赋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并要求文化指导员在工作中要聚民心、陪开心、启孝心、教道心、生信心。要通过四个步骤行动起来:一是走村串户,交心谈心,情感动人,取得群众信任;二是以身作则,参加劳动,示范教人,与群众打成一片;三是传播文化,寓教于乐,以文化人,浸润群众心灵;四是树立典型,规范制度,新风引人,全面提升民风乡风。在指导过程中要做到修谦卑、修智慧、修宽容、修自律、修无我,全心全意为每一个人服务。同时,他对本期学员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各位学员能够立足时代需求,在学习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
左亚文表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从简单做起,从小事做起。细水长流,方能成江海;积土成山,方能兴文化。我们应以耐心和恒心,一点一滴地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瑰宝。傅高潮表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胡秋春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任务就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培育文化人才,加强传承队伍建设。炎黄文化研究会要通过培训、实践等方式,培养一支热爱传统文化、善于传承发展的指导员队伍。此外,吴强、王云桥、徐维峰、姜云新等出席领导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他们表示,作为一名文化指导员,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勤于学习,发挥示范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带头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传承发展的榜样。
在培训过程中,授课老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并与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具体内容包括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喻立平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一传统治理与乡风文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左亚文的《老子<道德经>与人生智慧》,省礼仪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李荣建的《志愿者礼仪与沟通艺术》,湖北工业大学教授陈启祥的《孝经与孝道》,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蔡安群的《幸福从孝道中来》,武汉市新洲区弘毅学校执行校长郑锦辉的《落实弟子规,做好中国人》,黄石少儿汉学班发起人殷红的《夫妇道》,黄冈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童明华的《传统文化的智慧》,黄冈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黄冈市考棚街小学副校长童蕾的《至要莫若教子》,十堰紫玉学堂创始人、副研究员柏中玉的《五福人生》,团风县委平安办副主任王文彬的《团风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12月14日,培训班全体人员赴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孔关村参观学习并进行了深度交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孔关村书记何泽连,传统文化志愿者何晓连和陈明俊分享了亲身经验。喻立平在总结中指出,乡风文明建设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道德观念的弘扬,这对于乡村居民在精神层面的滋养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农民个人素质的提升,而且与乡村持续、和谐发展紧密相连。基层治理与乡风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或缺。基层治理为乡风文明提供制度保障与实践路径,而乡风文明则为基层治理注入精神动力与文化滋养。有效的基层治理能够整合资源,凝聚人心,为乡村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他指出,对于志愿者个人来说,深入农村开展传统文化工作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次交流,大家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乡村文化指导员的重要性。
在本次文化指导员培训班中,各位学员得到了满满的收获,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湖北省炎帝神农文化基金会也将继续携手,举办更多此类培训活动,不断壮大文化指导员队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联系电话:027-8723043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1号 海山金谷1305室 邮编:430071
版权所有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2024078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