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儒学文化分会与省哲学史学会主办、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主楼18楼会议室召开。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子林,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国胜讲话。
省哲学史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武汉大学教授黄钊,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儒学文化分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李维武分别作了“三大传统与哲学创新”、“论儒家倡导的政治理念在当代治国理政中的现实价值”、“关于两种中国文化的思考”的主旨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代表和研究生,分儒学组、传统文化组、马克思主义组进行了深入研讨。
李子林在致辞中指出,在全党全国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中,由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儒学文化分会、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开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年会在武汉科技大学召开,这不仅是我省马克思哲学史研究与传统文化研究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哲学史、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的一件好事。
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国本土文化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变成改造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同样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内涵才能变成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改变自己命运、创造新生活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因此,加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深厚、更广泛的历史依据和文化基础,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体系,有利于加快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真从中汲取营养,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更广泛的历史依据和文化基础, 儒学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民为帮固的国家观、以民为本的民生观、舍身为仁的生死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学而优则仕的用人观、有教无类的教育观、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以身作则的为政观等等值得我们很好地深入挖掘研究,传承弘扬,要通过深入研究弘扬,使这些祖国优秀文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和要求,使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使全社会以至世界上爱好和平和进步的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加强烈。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执均、许建华参加了研讨会。
联系电话:027-8723043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1号 海山金谷1305室 邮编:430071
版权所有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2024078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