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办单位: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湖北省炎帝神农故里基金会
首页两会介绍工作动态文化交流炎黄论坛荆风楚韵春秋博览基金募集
< >
  •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新景区
  • 随州大洪山大慈恩寺金顶
  • 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研究会召开
  • 马敏会长在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研讨会上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汉召开

作者:admin     阅览次数:1300      发布时间:2016-12-16

         11月21日至22日,由省社科院、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炎帝神农故里基金会、长江文明馆主办的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长江文明馆召开。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补旺少将到会祝贺并致辞,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教授讲话,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子林,副会长、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副会长罗福惠、何晓明、李维武、王玉德,省炎帝神农故里基金会理事长倪晓钟,长江文明馆馆长吴宏堂,来自全省的专家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张补旺常务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以炎帝神农为代表的先民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历尽艰险,开创了中华文化的渊源,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基石。长江流域是炎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炎帝神农活动的主要区域。炎帝神农文化对长江流域文明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炎帝神农文化与长江文化是相融相连、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这次研讨会,以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为主题,深入研究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的关系,深入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有意义。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实际行动。

            马敏会长在讲话中指出,研讨弘扬长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长江文化自身发展繁荣的需要。江河是大地的血脉,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千百年来,长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人杰地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它从原始石器文化到现代工商文化一脉相承,从一个方面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道路和轨迹。内容极为丰富,资源分布广泛,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对长江文化我们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长江文化资料还处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长江精神还没有深入挖掘。急需我们集中地、深入地研究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收集、整理长江文化资源,展示优美的长江文化艺术,弘扬伟大的长江精神,让长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使“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更加绚丽多彩。二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最近,又印发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旗帜,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门类众多,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常常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看似柔弱,实则强大。文化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后代成长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它能提高人的素质,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推动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以文化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提升素质、凝聚人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文化长江,同建设生态长江、经济长江一样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中心节点城市,具有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工作生活在武汉的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深入研讨长江文化,弘扬长江文化,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内在要求。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文化异彩纷呈,长江流经的十几个省市已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聚集带,青藏地区的藏族文化、长江上游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荆楚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吴越文化,交汇融合,互联互存。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大力传承和弘扬。

       马敏会长强调,在研讨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问题导向。胸怀全局,紧紧围绕长江文化这个主题,为人民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既要深入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联系实际,为现实服务。二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在不断提高研讨质量和水平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和群众做好普及工作。三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挖掘、开发、再现、整合长江历史文化,又要创新长江文化的表现样式、风格、手段、方法、载体,不断丰富长江文化内涵,注重反映和讴歌当今时代长江英雄儿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火热生活中的新发明、新创造、新贡献,同时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表现长江文化。四是形和神的关系。既要注重文化的表现形式、方法、风格乃至语言,追求形式美、形象美,更要注重各种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五是宣传推介和研究开发的关系。一方面使长江文化系列化系统化,集合放大长江文化效应,另一方面要注意开发挖掘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满足多种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要,使长江流域人民群众更好地知我长江,赞我长江,爱我长江,兴我长江。

        李子林在发言中提出打造长江文化节(周)的建议。他认为,打造长江文化节(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它是整合长江流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放大长江文化资源效应的重要载体,是克服当前长江文化碎片化,分散化,集中地、系统地展示长江诗词歌赋、曲艺戏剧文化艺术,以歌颂长江、赞美长江,激励人们知我长江,爱我长江,建我长江的重要平台。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推进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紧迫需要。长江文明馆馆长吴宏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玉德等16人在大会上发言。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1篇。

       刘玉堂在学术总结时指出,本次会议规模小,规格高。湖北省炎黄文化研讨会所有会长、副会长、各分会会长悉数到会。会议时间紧,效率高。各位代表发言充分。在会议休息期间组织参会人员参观了武汉园博园,重点参观了长江文明馆,对长江文化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会议研讨深,质量高。具体来看,本次会议共有四个议题。第一,关于长江文明时代价值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第二,关于炎帝神农贡献的探讨。第三,关于长江流域的重大文化事项的探讨。第四,关于长江流域的区域文化的探讨。会议研究内容扎实,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讨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的价值,研究成果丰硕,对深入研究和宣传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与长江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讨会后,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将会上专家学者提出的打造长江文化节(周)的建议,专题上报给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同志当天批示给主管部门进行研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也作了批示,省委宣传部已组织人员专门开展研究。

        11月23日,湖北日报在刊发研讨会召开消息的同时,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研讨会部分发言(见11月23日湖北日报10版),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TOP
返回

上一篇:第四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在安徽省绩溪县举行
下一篇:“炎帝神农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栏目导航

  • 工作动态

热门信息排行

  • 1 我会认真传达贯彻中华...
  • 1 炎帝神农与耕读文化...
  • 1 我省召开炎帝神农与耕...
  • 1 国宝之乡
  • 1 会议通知
  • 1 五邑梨园多弟子(—)...
  • 1 陈非侬的戏剧人生
  • 1 剖腹明志的续范亭
  • 1 钱学森的三次激动
  • 1 他把爱倾注在现代陶瓷...

热门图文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027-8723043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01号 海山金谷1305室   邮编:430071

公司网址:http://www.chinayh.com/

版权所有 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武汉网讯互联 鄂ICP备2024078921号-1